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背的月球樣本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qū)域,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新華社悉尼10月4日電(記者李曉渝)“探索宇宙奧秘,增進人類福祉,是我們的夢想。通過航天科技的發(fā)展,愿我們攜手共進,共同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嫦娥六號任務總設計師胡浩在第76屆國際宇航大會上說完獲獎感言后,幾乎坐滿2500人的悉尼國際會議中心達令港大會堂內回蕩起熱烈掌聲。
在悉尼舉辦的第76屆國際宇航大會于9月29日開幕。開幕式上,中國嫦娥六號任務團隊獲頒2025國際宇航聯(lián)合會世界航天獎團體組獎項。胡浩與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關鋒作為代表上臺領獎。
據(jù)了解,世界航天獎是國際宇航聯(lián)合會設立的航天領域最高獎項,旨在表彰在全球航天科學、技術、工程管理等領域作出重大貢獻的個人或團隊。本次獲獎是中國航天團隊第三次問鼎該獎項,嫦娥四號團隊以及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團隊分別于2020年、2022年獲獎。
國際宇航聯(lián)合會表示,中國嫦娥六號任務成功從月球背面帶回樣本,這在人類航天史上是第一次。這一開創(chuàng)性任務是科學探索的重要里程碑,也彰顯了國際社會對更深空探索的雄心。
香港大學空間研究實驗室總監(jiān)昆廷·帕克說,唯有通過國際合作建立信任、攜手共進,才能在航天領域取得突破,否則將一事無成。
2024年6月26日,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舉行的嫦娥六號返回器開艙儀式現(xiàn)場,科研人員取出月球樣本容器準備稱重。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嫦娥六號任務帶回的月球背面樣本成為此次國際宇航大會的熱點。大會期間,與會航天專家、學者、企業(yè)家以及航天從業(yè)人員等紛紛來到中國展位,參觀陳列在錐形透明容器里的月球樣本。與月球背面樣本一起陳設在展位上的還有嫦娥五號任務從月球正面采集的月球樣本。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現(xiàn)場工作人員熱情向參觀者們介紹,月球背面樣本顏色要比正面樣本淺一些,這讓參觀者們觀察得更加仔細起來。
關鋒告訴新華社記者,過去帶到海外展示的月球背面樣本都是月壤,這次帶來的則是月巖。他表示,“嫦娥”既是中國的,又屬于全人類。此次帶月球背面樣本參展正是出于此想法,中國航天要向全球科學家們展示樣本,也歡迎科學家們向中方申請對樣本進行研究。
胡浩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此次獲得的世界航天獎分量較重,代表著國際航天界對嫦娥六號任務的重視。他說,月球背面樣本能夠讓科學家們得以驗證科學猜測,提升了各國同行對嫦娥六號任務的關注度和興趣。同時,嫦娥六號探測器還搭載了4個國際載荷,展現(xiàn)出中國航天以開放姿態(tài)開展科學探索工作和研究。
胡浩說:“中國航天經過幾十年來一代代人的接續(xù)努力,走到了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上,F(xiàn)在國際同行們對中國航天工程的發(fā)展更加重視。”
國際宇航大會自1950年以來每年舉辦一次。本屆大會為期5天,于3日閉幕。大會由國際宇航聯(lián)合會主辦,來自全球的7000多位專家、學者、企業(yè)家以及航天從業(yè)人員注冊參會。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