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南網歡迎你/www.dasenanqing.com/新江南網榮譽出品 |
“老爺子,今天的午餐送到了,趁熱吃。”昨天(6月13日)中午接近11點,家住吳中區(qū)甪直鎮(zhèn)楊家花園的96歲老人莊九紅,準時收到了當天鎮(zhèn)里配送的飯菜,五菜一湯,新鮮熱乎。這頓送餐上門的午餐,莊九紅已經吃了14年,最近他發(fā)現(xiàn)有些新變化,“飯菜花樣變多了,口味更好了,送餐時間也更合理了。”
送餐上門是甪直鎮(zhèn)開展的養(yǎng)老助餐服務。甪直鎮(zhèn)社會事業(yè)辦公室民政崗位負責人趙業(yè)祥介紹,早在2012年,鎮(zhèn)區(qū)開始試點運行送餐上門服務,解決高齡、獨居老人的就餐難問題。2021年覆蓋全鎮(zhèn)22個村、社區(qū),每餐13元的標準,老人只需承擔6元,其他費用由政府補貼。
莊九紅感受到的新變化,源于甪直鎮(zhèn)今年開展的“換位跑一次”行動。今年3月,鎮(zhèn)人大代表化身送餐員,體驗送餐上門的全過程,并聽取老人對養(yǎng)老助餐服務的意見建議。體驗過程中,老人們普遍提到兩個問題——飯菜品種不夠豐富,配送時間過早。
“收到建議后,我們立即召集全鎮(zhèn)22個村、社區(qū)和養(yǎng)老送餐服務供應商座談,逐條研究改進措施。”趙業(yè)祥介紹,針對菜品不夠豐富的問題,從今年5月1日起,每餐餐費標準提高到15元,增加的費用由政府補貼,確保每周菜品不少于10種,定期輪換,并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老人“私人定制”專屬的低糖、低鹽菜品;針對配送時間過早的問題,第三方配餐機構調整配送時間、路線和站點,按照各村、社區(qū)不同的配送時間合理安排,確保在設定時間送達,前后不得超過5分鐘。
新措施的實施,讓送餐上門服務更加優(yōu)化。昨天上午10點,記者探訪配餐機構看到,熱乎乎的飯菜剛剛出鍋,工作人員忙著分裝打包。飯盒內,紅燒豬蹄、白切雞、西紅柿炒蛋、小白菜、紅燒豆腐,五個菜葷素搭配,再加上湯和水果,要在半小時內送到各村、社區(qū)。“根據(jù)新要求,我們特意聘請了本地廚師,按照老人的口味調整菜品,也增加了配送車輛,保證以最快時間送到。”配餐機構的負責人介紹道。
當天,保圣社區(qū)有34位老人需要送餐上門。上午10點半,午餐準時送到社區(qū),5位志愿者熟練地領取餐盒后,迅速趕往老人家中。記者跟隨志愿者前往送餐,不到11點,莊九紅就在家門口拿了午餐。“以前自己在家做飯,不可能一頓燒5個菜,做一頓得吃好幾頓,現(xiàn)在好了,天天都能吃上熱乎新鮮的飯菜,菜品還不斷換新花樣。”莊九紅吃著剛送來的午飯,豎起了大拇指,“我要為送餐服務打100分。”
(記者 朱雪芬)
新江南網歡迎你/www.dasenanqing.com/新江南網榮譽出品 |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