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節(jié)這幾天,走親訪友、追劇打牌,檔期排得比上班還滿!”春節(jié)假期剛結束,微信朋友圈就被“幸福的煩惱”刷屏。
記者從杭城各大醫(yī)院了解到,假期來醫(yī)院看航空性中耳炎、腹痛腹瀉、下肢靜脈血栓的患者不少,病因多與節(jié)日期間飲食不規(guī)律、過度疲勞、久坐不動等有關。
如何快速調適身體狀態(tài),遠離“節(jié)后綜合征”?不妨聽聽專家的建議。
一坐飛機耳悶耳痛、長時間駕車心慌氣短
假期返程途中記得“避雷”
“剛起飛就覺得耳朵悶悶的,等到飛機落地,悶堵感更強了,還很痛……”春節(jié)假期,32歲的宋女士與家人到北京游玩,途中感覺耳朵、喉嚨不舒服,但她沒有當回事,沒想到回杭休息一天后,耳朵的悶痛感仍沒有緩解,只得入院求醫(yī)。
市中醫(yī)院耳鼻喉科主任陳志凌檢查發(fā)現,宋女士的鼓膜處有一個水泡,考慮到她有感冒癥狀,并且癥狀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加重,故診斷為航空性中耳炎。
“假期不少市民選擇飛機出行,加上呼吸道疾病高發(fā),航空性中耳炎的發(fā)生概率也隨之增加!标愔玖杞ㄗh,健康人群在飛機上升、下降過程中,可通過打哈欠、咀嚼口香糖、吞咽口水等緩解不適,也可通過捏鼻鼓氣來調節(jié)耳朵鼓室內外的氣壓!案忻盎颊呋蜓使墓芄δ墚惓U咦詈门宕黠w行減壓耳塞,緩解飛機升降時產生的壓力,鼻炎和鼻竇炎患者可遵醫(yī)囑向鼻內滴用少量血管收縮劑。一旦出現航空性中耳炎癥狀,應盡早就診!
“高速擁堵,我一口氣開了12個小時,誰知下車走了幾步就心慌氣短、直冒虛汗!闭鲁跗,馬先生從老家自駕返杭,剛下高速,身體就“拉響警報”。經市西溪醫(yī)院急診科醫(yī)生檢查,確診他得了急性肺栓塞。
重癥監(jiān)護室主任張思泉分析,馬先生的病是他久坐開車,導致腿部血流不暢形成血凝塊,下車活動后血塊脫落流入肺部血管所致。這種病又被稱為“長途客車肺栓塞”,發(fā)病急、進展快,救治不及時可危及性命。
正值假期返程高峰,張思泉科普,建議每隔一兩小時就起身活動,坐飛機或長途車途中盡量避免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可坐在座位上進行踝泵運動:腳尖上勾朝向頭部方向至最大限度,保持10秒;腳尖下壓至最大限度保持10秒;以踝關節(jié)為中心,腳背做360度繞環(huán)。
“做10至20次,有利于促進腿部肌肉收縮,避免因血流瘀滯產生血栓,還可通過按摩雙腿或穿上彈力襪預防!睆埶既嵝眩嚮蜷_車時多喝水,少喝咖啡或碳酸飲料等,以免加重血液黏稠度。“一旦久坐、久臥后突然出現胸悶、氣促、心慌、頭暈等癥狀,要及時就醫(yī)!
聚餐頻頻導致腹痛腹瀉
少吃油膩 避免冷熱食物交替
春節(jié)是團聚的時刻,但大快朵頤時消化道疾病也來勢洶洶。今年春節(jié)期間,到市一醫(yī)院看腹瀉的患者較往年有所增加。消化內科主任楊建鋒分析,主要與過量攝入油膩食物、交替食用冷熱食品、過量飲酒、感染細菌或病毒等有關。
發(fā)生急性胃腸炎時,不少患者常自行服用止瀉藥,楊建鋒提醒切不可盲目:“雖說止瀉藥能減輕腹瀉癥狀,但如果是中毒性或感染性腹瀉,服用減弱腸道蠕動類的藥物,可能會導致腸道內毒素或細菌無法排出體外,加重中毒癥狀。”
如何避免發(fā)生腹瀉?楊建鋒建議做好以下五點:合理安排飲食,避免過量攝入油膩和高熱量食物,避免冷熱食物交替食用;確保食材來源可靠,肉類和海鮮應徹底煮熟,蔬菜水果食用前要徹底清洗;注意個人衛(wèi)生,飯前便后要洗手,減少病原體的傳播風險;生食和熟食應分開處理,使用不同的刀具和砧板;食材應合理保存,避免長時間放置于室溫下,剩菜剩飯需冷藏并加熱至全熱后食用。
假期結束情緒低落、緊張煩躁
不妨試試這些方法
春節(jié)假期剛結束,張先生因情緒低落、緊張煩躁、疲憊乏力、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癥狀,來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就診。“患者因假期作息不規(guī)律,飲食和睡眠習慣被打亂,導致身體和情緒在節(jié)后難以快速調整。”接診的精神衛(wèi)生科蔡利強副主任醫(yī)師表示。
蔡利強介紹,這幾天接診了不少“節(jié)后綜合征”患者,一般表現為情緒低落,引發(fā)焦慮、煩躁等情緒問題,進而出現抑郁、易怒、精神緊張等心理問題;作息紊亂導致失眠或睡眠質量下降,出現心慌、胸悶、呼吸困難、頭暈、免疫力下降等癥狀;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無法快速進入工作或學習狀態(tài);胃腸功能紊亂,以及出現頭疼、頸痛、腰背痛、關節(jié)痛等各種軀體疼痛不適。
蔡利強建議,緩解“節(jié)后綜合征”可嘗試這些方法:恢復規(guī)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合理飲食,少吃油膩食物,多吃含膳食纖維的水果、雜糧和蔬菜;適量運動并積極進行心理調適,通過與親朋好友交流、深呼吸等方式緩解焦慮情緒。“如果癥狀嚴重,影響到正常工作和生活,應及時就醫(yī)!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新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