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4日),“建議停止向未成年提供網絡游戲服務”引發(fā)關注,登上微博熱搜第一位。
據北京青年報,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齊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也尤為關注這一話題,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專訪時,她建議國家全面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李燕建議停止向未成年提供網絡游戲服務北青報:您認為,制止未成年人網游的最大難點和困境有哪些?
李燕:一方面,隨著我國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數字化生活逐步普及,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ǎng)培育正在步入快速提升時期,但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也給未成年人接觸網絡游戲提供了基礎條件。另一個方面,近年來,游戲產業(yè)的市場規(guī)模、市場主體發(fā)展整體呈上升走向。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211300140616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網絡游戲在未成年人防沉迷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亂象,比如有的網絡游戲依然無需實名認證等,一些不良網絡游戲公司違規(guī)行為也是層出不窮。
最后,也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家長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家庭教育是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不可捍動的決定性作用。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和教育,甚至一些家庭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親子關系的缺位,影響孩子心智的發(fā)展和性格養(yǎng)成,從而向虛假的游戲世界尋求心理安慰,這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家長值得深思的問題。
北青報:您有什么建議?
李燕:強烈建議國家全面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
北青報:如何理解?
李燕:將禁止提供網絡游戲服務同樣納入《未成年人保護法》,并嚴厲打擊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企業(yè)和平臺;加大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的游戲運營商和平臺服務商的監(jiān)察處罰力度,一旦查到,堅決予以退出。
另外,當前一些網站平臺的功能設計不夠合理、保護機制不夠健全。建議建立未成年人保護監(jiān)管系統(tǒng),強制成年人用戶采用人臉識別登錄網絡游戲,禁止游戲類產品在網絡平臺上投放任何形式的宣傳廣告,強制執(zhí)行手機、電腦、學習機等終端設備預裝家長監(jiān)控網絡管理的軟件。
同時,明確禁止售賣對未成年人上網限制的破解軟件,由中央網信辦和公安機關牽頭,開展清理行動。建立未成年人網絡游戲舉報管理平臺和出售破解未成年人上網限制軟件的投訴平臺,網信部門會同公安部門共同強化監(jiān)督并加大處罰力度;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沖動消費全額退還制度由8歲以下拓寬至18歲以下,從源頭堵住網絡游戲的付費成癮機制。
企業(yè)僅可在周五六日和法定節(jié)假日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網絡游戲服務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世界衛(wèi)生組織精神健康和藥物濫用部門負責人薩克西納表示,一個對游戲上癮的人會失去對游戲的控制,并忽視其它重要的活動,如睡眠、吃飯、工作,這會對這個人造成傷害。
游戲成癮又被稱為“游戲障礙”。有科學研究表明,長期沉迷網絡游戲,會改變大腦結構。
2021年9月1日起,《國家新聞出版署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工作的通知》正式施行,其中規(guī)定:“所有網絡游戲企業(yè)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jié)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網絡游戲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服務。”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北京青年報、澎湃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
<愛上你,愛上新江南網:www.dasenanqing.com 歡迎您!>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江南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江南網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江南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有侵權請出示權屬憑證聯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