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成立是由許許多多英勇的烈士們用生命拼出來的,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只為給后輩一個幸福安寧的家,這些烈士有些被寫進了歷史的,有些被一代代口口相傳,而有些卻隱匿與人海成為了無名烈士。
他們不僅付出了生命,也付出了與家人共享天倫之類的幸福生活,他們的孩子尚在襁褓中,就得與父母分離。
這些從小就與父母分離的孩子也許直到死去都不知道自己的親生父母是誰。但還是有少部分幸運的人能在機緣巧合下得知自己的身世,更為幸運的甚至能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而史慶云無疑是幸運的。

小藥瓶里的線索
在北京順義有一個普通的退休職工叫史慶云,她的成長過程和大多數(shù)普通人一樣平平淡淡。父親去世后,史慶云在收拾他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藥瓶,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史慶云打開了它,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里面裝的不是藥而是一封用血寫的信。
信中的內(nèi)容讓史慶云感到震驚,信里告訴她,
她親生父母另有其人且至今下落不明
,這封有著她身世的信給她的沖擊非常的大。
就這樣史慶生帶著心中的疑惑開始了尋親之路。

尋親之路
史慶云的尋親之路是充滿挫折,但憑著尋到真相的決心,她憑借著蛛絲馬跡最終找到了親生父親,但是這時她的親生父親正躺在干休所的床上,已經(jīng)神智不清了。
像是父女之間的心靈的感應(yīng)一樣,史慶云的父親在見到她之后流下了眼淚,史慶云留在干休所陪著她的父親走了最后一程。
父親離世后,看似尋找當年的真相已經(jīng)毫無希望,可命運卻在冥冥之中指引了方向。

正當史慶云準備收拾之前的衣服拿去捐贈時,她在養(yǎng)母留給她的衣物中發(fā)現(xiàn)了碎紙片,紙片上似乎有什么字跡,接著史慶云又陸陸續(xù)續(xù)從這件衣服里翻找一共11張碎片,碎片拼在一起成了一封完整的信。
史慶云把這張拼湊的信件交給研究黨史的人員,希望他們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真相,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封拼湊的信件卻是一封情報,當年的真相也逐漸露出了水面。

最后的真相
原來史慶云的親生父親叫張建國,母親叫李淑敏,都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情報員。
李淑敏有次傳送情報,途徑平山城南王子村時,不幸被日軍發(fā)現(xiàn)后壯烈犧牲。在犧牲之前,她情急生智,把還在襁褓中的史慶云扔在了路邊的地溝里,后被路過的老爺爺發(fā)現(xiàn)并救下來,才撿回了一條命。
令人肅然起敬的是,李淑敏在犧牲的最后一刻還不忘為我黨傳遞情報的任務(wù),把情報留在了女兒史慶云的棉襖里,這種為國家著想、為國家奉獻生命的高尚品質(zhì)無不令人感到震撼。

史慶云的父親張建國得知妻子犧牲后悲痛不已,他深知情報員的工作異常兇險,把女兒放在身邊無疑是危險的。
為了女兒的安全,他只能忍痛把她交給一戶姓史的人家撫養(yǎng),并和他們立了字據(jù),表明自己此生不與女兒相見,字據(jù)上還有女兒的出生年月日。
抗戰(zhàn)勝利后,史慶云的父親被安排到干休所休養(yǎng),如果不是史慶云發(fā)現(xiàn)了小藥瓶里的血書并決心尋找真相,父女兩人大概永遠都不會再見面。

得到完整的真相后,史慶云釋然了,原來她的父母并沒有狠心地拋棄她,而是不得不離開她,他們?yōu)樗龅拿恳粋決定都充滿了對她深深的愛,只不過在國家大義和家庭團圓之間,她的父母選擇了前者。
自古忠孝難兩全,但史慶云并不怨他們丟下了自己,她很自豪自己的父母是為新中國做出奉獻的英雄。
后來,史慶云不斷收集當年她母親壯烈犧牲的證據(jù)和痕跡,并常常向人們講述父母那段崢嶸的歲月。

小結(jié):
史慶云父母的故事令人感動,像這樣的事在那個年代并非特例。像史慶云父母一樣默默付出的英雄數(shù)不勝數(shù),而流落在外的孩子,有的或許能像史慶云一樣被好心人撫養(yǎng),但也有的并沒有在逃過當年的劫難。
我們不得不感嘆,我們現(xiàn)今的幸福生活是這些英雄們用他們的血肉一點點拼出來的,如今平靜安寧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永遠記住那段艱苦的歲月,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增強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做好時刻為國家貢獻一份力的準備。
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新江南網(wǎng)無關(guān)。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新江南網(wǎng)號系信息發(fā)布平臺,新江南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如有侵權(quán)請出示權(quán)屬憑證聯(lián)系管理員(yin040310@sina.com)刪除!
閱讀推薦
新聞爆料